公生明,廉生威。千百年來,世人敬畏“廉”、推崇“廉”、堅守“廉”,但“廉”究竟從何而來?這其中有著怎樣的坎坷歷程?歷經千年時光傳承發展的古代“廉”文化,對于反腐倡廉建設又有著怎樣的借鑒意義?
廉源之辨
秦嶺腳下,誕生了周、秦這兩個中國歷史上至關重要的王朝。作為中華傳統文化的發端和系統化廉政思想的創設,周王朝的周禮和六廉以及秦帝國設立的監察機制,如同孕育他們的秦嶺一般,綿延伸展,影響了后世中國數千年的歷史進程。王朝命運的跌宕起伏與興衰的密碼,盡在其中。
治政之道
鑒古知今,讓我們從歷史的痕跡中探尋執政之道,從一個“德”字的誕生史來窺視一個劃時代的國家執政理念是如何產生,從一個被迫遷徙的弱小部落的成長史來探索德政發展的根基與土壤。本集將從一片古老的土地出發,去探索一個以人為本的華夏民族,他的精神動力之源從何而來。
責實之律
2000多年前的華夏大地,秦人用自己的鐵與血創造著中國人的歷史,今天的我們將秦人的功績歸功于武勇,而一本《為吏之道》卻打開了新的密碼??たh制是由中國古代早期的一個分封走向以郡統縣的兩種地方機構的行政管理制度,而真正把郡縣制度推行到秦國的全境,則是秦王嬴政初次即位前100多年的秦孝公時期,他任用商鞅變法才得以實現。
修身之德
3000多年前的禮樂制度,實現了一個王朝數百年的統治,也開啟了以德治天下的文化傳承。禮崩樂壞的黑暗,讓克己復禮的君子人格熠熠生輝??鬃訉⒍Y樂文化的精髓注入到了每一個華夏兒女的血脈之中,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影響著每一個尋找生命真諦的人。修心、修身、修德,這是堅守自我的至高境界,更是胸懷天下的精神之源。
家國之情
濃縮于血脈中的親情,是中國人與家永遠斷不開的紐帶。從家國一體到家國同構,中國人又將家與國構架成了一個高度統一的框架。無論千年歷史的風霜雪雨、朝代興亡,不管世道滄桑、內憂外患,家國情懷是一條不會斷裂的紐帶,讓中華文化成為世界上唯一沒有中斷過的文明,因為國家興亡,匹夫有責。
興衰之鑒
泱泱華夏,每一個登上歷史舞臺的王朝都在昂揚向上中開始,又在后人哀之而不鑒之的悲劇中收場。廉則興,腐則衰,或許能解開王朝興替的密碼。如今的我們,又如何從歷史的興衰之道中探尋廉政文化的力量?
共產黨員網 版權所有 京ICP備12024993號-1